掌門同仁李霆威老師在2006年掌門詩刊43期賞析小我作品五首,世易時移,因為白蟻把詩刊吃了一部分,逼得天成翻譯公司只好一個字一個字敲下,暫時安置於網頁翻譯感念之餘,回頭審視那段瘋著寫詩的歲月,儘管不盡成熟,李先生卻仍願意幫手賞析,給予指點,十分感念。 山居: 傷痕: 以意象來說,詩中隱晦的地方很多,時而寫實,明寫 正寫 詳寫,時而虛寫 暗寫 側寫 略寫,搖曳多姿,詳略紛呈。[本來生命是沒法著陸的種子]一句,將人生的無奈與落漠寫盡。 水凝成冰 親情是亙古感動人心的題材,小荷以「水凝成了冰」,五字破題,意象頗為凸起。父親在冬季下田,田水凍寒,但「雙腰撐起踉蹌的天空」,責任在身上,「凍紫的雙手,麻痹的雙腿」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本詩用船和海的聯系關系來詮釋生命的失意。雨滴在漂流以後,回到海的懷抱,旅途的困窘迤邐,哀傷懊喪,傾入海中以後旋成另外一個聲音。二段以排譬喻式,一口吻鋪旭海的四象,力大而思雄翻譯而海與船的宿緣,也在此撲朔迷離的賡續翻譯 附錄詩作: 天然流通的光景一路奔跑,從山風 廟門 林道 落葉到冬季的雲霧,都匯聚在古書的含蓄典雅中。在大天然裡攬卷暽視,落花水面皆文章。詩人以經中之情悒天穹之景,有若絕俗高士,無所忌憚,也不拘常例。 「千古哭泣 泣聲拂過田野..」可說是示現修辭法的吉祥闡揚。在悠遊古蹟之時,詩句朗朗,引領來人進入幽玄之境。本詩最後兩句有論讚體的意味,在新詩體現上前所未見。作者走在鋼索上,如騁特技。
小荷詩作五首賞析
父親的背影:
島嶼水災 烏黑海底,偏移磁場,不只明的卵育波動,也是暗裏滋長暗潮的強盡衝擊。如許的傷痕,在殘暴命運的嗜血殘虐下,終於一步一步加深加重。然最後作者終以[ 水紋脈絡揚飛半空 /船影如風] 昇華了苦難,為生命衝突找到出口,潛氣內轉,餘勢鼓盪。
菩提心 清冷行
佛學能解眾生之苦,脫六道無常翻譯本詩以佛理道法為譬,將人世的苦集滅貪嗔癡,變幻成各種意象翻譯境由心生翻譯於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結論在青荷開後,雲飛彼岸時,直露而出翻譯第二段引佛家語為詩句,第三段摘引易經 「天行健 /正人以發奮圖強 」為詩,第四段,引老子 「道可道/很是道」為句,有因利乘便之感,使本詩在浏覽時,風格激切翻譯在如許時空錯綜下,空想中各句的苦悶,有層層流洩之勢翻譯
「小花與沙塵 無垢與萬象,剎那與永恆 」反襯的地方,明朗绮麗,奔放磊落,直抒主題 [菩提心 ]翻譯剎那證得半缽澄澈, 一步步,一波波,自十方淹來] 則歸入另題 [清冷行] 詩人以平易曉暢的法語,恢弘世間哲理真諦,為苦海眾生開一帖清冷妙方翻譯
總括而言,小荷之詩,色采斑斕,意象鮮明翻譯有超然天外的人生立場,有悲憫眾生的慈慧心境,有轉變莫測的藝術構想,也有恬澹雅致的糊口情趣翻譯文字上表現果敢,不避忌成語經典的利用,也不忌諱藻詞飾具的堆砌,忽而無邪質樸,忽而深圖遠慮,締造了本身的詩作特色翻譯
亮亮有影 照醒垂掛鼾聲中的夢
沒有月光的夜比一世紀漫長
低落的薩克斯風呢喃著歲月酸澀
竟日夜隙 成群蝙蝠倒懸穴洞
如貓頭鷹般遠眺
邊推拿著老去的日子
父親啊!
哈腰撐起踉蹌的天空
栽植從溫室移植的希望
張臂抵擋春北風冷的攻擊
凍紫的雙手 麻痹的雙腿
此時是該蜷伏在沙發椅上
讓親情以愛烘烤
你拚盡生命力 啊 ! 父親
高聲喊說生命的扉頁裡沒有休耕
飽滿的結穗斑斕了面頰皺紋
荒涼泥中紮下了薪傳的深根
2 澎湖七麗人塚
一口夢的深井
是七位少女瞻仰的霞光
或汲水 或搓揉衣裳
軟與描摩雅樸輕裝
一抹微笑溫婉
海盜擎一把磷火
泯滅良知的燒炙孤立無援的你們
而潔身自愛
縱身躍入井底是獨一
一帖不受凌辱的處方
同心七美
數年後井邊抽長香楸樹七株
旅人探身水面
凝聽
泣聲拂過田野
嘆肉身早已成灰
歷史早已成塵
側耳諦聽你們誓死控告
沒有咆哮
卻如鼓擂動撼天
江山巍巍
百世流芳
3 山居
山峰扭捏著長裙
不假邀約入了山大門
敲窗聽雨
刺探悵惘的天候什麽時候放晴
林道落葉飄飄
繚繞的雲霧眷顧冬季的山腹
從容地攬經浏覽
古意墨香是亙古知音
端凝相引
一部歷史,溪中頑石
天上的飛鳥與雲霧
虛實都是怡然山川
艱深的眸子
捧飲自若
4 傷痕
一聲雷想敲醒了昏睡的天空
宿醉的水滴順著雲朵的紋路一路漂泊
那是田野四重唱
大海甦醒在大雨紛飛的嘆息裡
灑滿哀傷的黏濕季候
出航佈滿水聲衝撞
左滿舵轉彎彈撥出火焰
暗流迴旋在程度面下
銜不住船翼
海的靜謐
海的波瀾
海的風華
海的詭譎
船艙波動起伏
海的女兒踮起腳尖
遠望水路
啊! 原來生命是沒法著陸的種籽
從最初記憶的堤岸一路飛翔
沒法妥協共生的島嶼水災漫溢
是不是將收攏進烏黑海域底層
偏移的磁場擺盪地軌兩頭
船影如風
5菩提心 清冷行
苦是頑童
虐有情眾生
落葉小徑荒痕難識日出光線
寂是空
濁泥中一支青荷盛開
凌雲飛越堤岸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滅也虛清
天行健 正人以自強不息
覺大慈大悲乍現還隱
千堆不是雪
道可道 十分道
悟生也如沙塵
拈一朵小花
照性靈之徜遊
無垢能縛萬象
萬象剎那現
剎那證得半缽澄澈
一步步 一波波
自十方淹來
( 2018. 6. 23 )
由「沒有月光的夜比一世紀漫長」一句拉出父親的辛苦不分日夜。即便眾人鼾聲如雷,好夢正酣,田裡照舊是他佇立的地點。
這是一首非常樸素的詩,在語言文字的利用上,如杜甫所說的,「平淡而山高水深」。詩經蓼莪一篇,千秋傳誦,此詩沿其流而揚其波,塑造一個勇者畫像。後半部「讓親情以愛烘烤」由奧妙處,詩境至此轉折。父親在冰涼環境中,所憑藉的對抗氣力就是孩子們的稚氣臉龐與天真笑容,他們的熱力,足以熔化所有的寒冰。末句薪傳二字的使用,可見到小荷鬥膽勇敢的一面。明明確白,不帶一點想像與恍惚的空間,我想這或許就是「無奇之所以為奇」的境地吧!
澎湖七佳人塚
用淒美的傳說,驚心的史實入詩,讓人躑躅在幽幽的歲月裡。夢的深井,仰望的霞光,敷陳少女們的斑斓向往,句麗而言工。厥後描述海盜入侵,女孩躍入井中的情形,想像中有生涯上的深邃深摯思慮。婉約與豪邁並存,清爽與穠麗相競。
1 父親的背影
二段用溪中頑石與天上飛鳥雲霧比較,一虛一實,一動一靜,在作者眼底都是最真的怡然。兩組狀似矛盾,相互制約,升沉交織,顯現消息俱美的六合。末句用捧引自若,寫詩人對天然的取用,獨具匠心。
引用自: http://mypaper.pchome.com.tw/snowmusic/post/1375629153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77260931